人们之所以害怕老去,最怕的莫过于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一旦生病导致行动不便,整个家庭便不得不因此按下“暂停键”,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被打乱。
此时,如果生病的老人还动不动就发脾气、耍性子,整个家庭氛围都会由悲伤变得怨气冲天,谁都不好过。
因此,哪怕疾病缠身,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如此,才不会让最亲近的人备受折磨。
01
积极乐观的心态,将生死看淡看轻。
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。当生命被医生宣告将要进入“倒计时”,谁都无法做到淡定从容。
人世间,终究让人有太多的留恋:还未曾到达的远方,未尽的责任和义务等等。
如同《红楼梦》中的《好了歌》中唱的那样: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。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。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......”
在过往的人生中,经历事业、情感上的起起伏伏,成功过、失败过;爱过、恨过,真正欢喜过、悲伤过,人生其实就是完整的。纵算有遗憾,也终归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有了这样的认识,便不会再对生命患得患失。
当疾病来临,逃避无济于事,埋怨只是怯懦的表现而已。真正厉害的人,敢于直面疾病的挑战,以乐观的心态与之展开生死博弈。
如同《遗愿清单》中的两位男主人公,不管是当了一辈子汽车修理工的平民代表卡特,还是拥有亿万身家的富豪科尔,当他们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,且被告知生命所剩无几时,做出了一个“冒险”的决定:停止治疗,去实现毕生未曾实现的梦想。
他们一起跳伞、飙车,去感受来自最亲的家人的爱。
当他们的生命走向终点时,亲人们虽然悲伤不已,但无不为他们抚平了人生的遗憾而感到欣慰。
金庸先生曾说:“人生就是大闹一场,然后悄然离去。”
拥有乐观向上心态的人,总会让自己如同“战士”一样,在与命运的交手和博弈中,不论成败,永不退缩,也绝不沮丧。
02
宽容豁达的心态,不道德绑架他人。
积谷防饥,养儿防老。
当家中的老人生病了,侍候床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可是,在当下快节奏、高强度的生活状态下,能够做到工作、照顾病人两不误的人,何其少啊。
前不久,我的四伯因车祸导致颅内出血,住进了重症监护室。他的儿女虽然担心不已,但也庆幸不用自己亲自去照顾。姐弟两家,一家靠着开餐馆营生,一家靠着开出租车营生,都是耗费费力的活,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,可以全天陪护。
十多天之后,四伯病情稳定,转移到了普通病房,这就面临着要么请护工,要么轮流陪护的“选择”了。
原本,姐弟两家都同意请护工照看,并偶尔抽空去看望,但四伯气呼呼地拒绝了。在他看来,儿女不亲自来服侍,就是把他丢弃了,就是明明白白地不孝顺。
无奈之下,四伯的儿子只得辞职,每天到医院陪护。四伯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,但儿子的家中因为少了一份收入,夫妻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。
其实,真正开明的老人,早已经不再苛求儿女能够尽孝床前了。
他们自己管好自己,有钱的话,不会向儿女张口,看病治疗,请护工,将生活安排得妥帖稳当,非得让儿女出面时,比如手术前的签字等,才将儿女喊过来。如果没钱,要倾家荡产,儿女们无法支撑下去,也不硬逼,只求在生命的尽头,一家人还能和和气气,还能言辞和美。
说到底,儿女是否孝顺,别强求。就算他们变成了“白眼狼”,也不要用他们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
这一生,终究要靠自己来负全责。
03
孜孜以求的心态,学会超越自我。
有句话说,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。
其实,当一个人始终对世界抱有好奇心,孜孜以求,想要学习时,永远都不会老。
病倒在床,身体虚弱,行动不便,这本身是件让人倍感沮丧的事情。就此臣服于命运的安排,过一天是一天,本是无可厚非的,但这也加速了生命的终结。
与其每天带给家人一种“行将就木”的落寞和悲伤,不如让自己学会坦然地接受。
生命的长度既然无法再延长,不如,延展生命的宽度。
在这段需要静养的日子里,让自己平和地与家人相处,与自己相处。对生存的渴望,以及对于治疗疾病的积极配合,都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力。
所以,不要小看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,只要逮着机会就要下床来走一走;不要责怪,他们偶尔嘴馋,想要尝一尝不被医生允许食用的东西,那是他们在为自己的人生,做出的最后一搏。
当然,聪慧的老人,会好好利用这最后的时机,和儿女、孙辈进行一场生与死的告别。
那些来不及说的话,那些来不及实现的愿望,都在他们刻意营造的细节里,一点点地了结。
到最后,他们也已经不再是那个当初的自己了,他们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刻地认识,会更加珍惜每一个生的机会,也不再惧怕死亡的来临。
04
结束语:
人老了,谁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。
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坦然接受,勇敢面对。用强烈的求生意志和不屈不挠的行动,让自己多一份自由,让儿女少一份操心。
作者:如风轻似云淡。
您的幸福,我的祝福。
图片源自网络。